查看原文
其他

西南大学研究生“逆行”出校!“我是唯一能救他的人!”

重庆发布 2022-11-22



想到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为一位小朋友带去延续生命的希望,我觉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



11月18日

“逆行”出校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

2021级硕士研究生小丽(化名)回到学校

和同学们讲起这几天来的经历

她很欣慰

原来,几天前

她成功向一位患有血液病的8岁小患者

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


阳光善良的小丽(资料图) 西南大学供图




“我是唯一能救他的人!”




11月15日上午,在重庆某三甲医院,注射完最后一支动员剂后,小丽躺在病床上,看着医生将针头扎进自己左手臂血管中。输血管的另一端,造血干细胞采集机器慢慢运转,鲜红的血液被送到机器中,提取其中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


历时5个半小时,小丽顺利完成了采集。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装在采集袋中,医护人员郑重地将其装入冷藏箱。紧接着,这份“生命的种子”将会被送去天津,挽救一个小患者的生命。


患者是一位8岁小男孩,小丽说,采集完那一刻,自己松了口气:“我是唯一能救他的人!”虽未谋面,她一直默默祈祷小朋友能早日康复。




运动+饮食自律,只为献出高质量“种子”




2019年,小丽还是一名大三学生。当她和室友第一次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后,认为这是一件“可以救人的事”,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,成为了一名志愿者。


.小丽手捧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(资料图) 西南大学供图


骨髓移植的匹配率很低,对于供者身体情况也有严苛的要求。


今年7月,经中华骨髓库检索,小丽与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小患者初筛相合。中华骨髓库天津分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她取得联系。“当时很惊讶,十几万分之一的概率竟被我遇到。”接到电话后,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小丽当即决定捐献。


“家人担心是难免的,于是我先做功课,将相关的医学知识了解透彻之后,再去给他们‘科普’。”小丽说,为了让父母宽心,她还动员了身边的医生朋友,还有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,给父母详细讲述整个捐献过程和相关情况,最终打消了家人顾虑,获得了他们的全力支持。


今年8月,经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,小丽完全符合捐献条件。为排除高度近视可能带来的捐献隐患,10月底,她又做了全面的眼睛检查。


滑板少女小丽 (资料图) 西南大学供图


“总感觉身体不再仅仅属于自己,要更小心了!”确定捐献后,小丽很自律,制定了详细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计划——每天跳健身操,戒掉垃圾食品和辛辣食品,以保证身体指标达到最佳状态。




独自逆行,勇敢善良的女孩




因疫情防控要求,11月4日起,西南大学实行了临时封控管理。为了不错过最佳捐献时间,11月11日,小丽向学校提交了离校申请,前往重庆某三甲医院入院打动员剂。


“当大家得知她‘逆行’出校的原因后,都为她竖起大拇指,为她的勇敢善良点赞。”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丽华介绍,得知小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后,学校一直关心关注她。16日,小丽出院返校后,学院第一时间送去了生活物资和营养品。


“小丽同学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让人敬佩,体现了西大学子的责任和担当,她的善举让爱继续,让生命延续,也会激励和鼓舞更多师生将爱心传递。”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杨文说。


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一项生命工程,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筹建以来,累计招募志愿者8万余人,实施捐献超200例。近两年新增的100例中,有近一半是“00后”爱心人士


西南大学红十字会秘书长张欣介绍,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西南大学工作站,是全国首个高校工作站。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分库建立以来,该校每年均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报名捐献。截至目前,该校共有1万3千名志愿者入库,有29名志愿者配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。


血脉相髓,为生命“续航”

谢谢你带来的温暖和美好

姑娘,为你点赞


大家都在看



继续全域协同防控!中心城区单日新增还在增加,表明还有一定数量潜在感染者


每日感染者数,为啥仍处高位?疾控中心流调数据分析来了


4+8!全市方舱医院累计已开放26200张床位




来源:重庆发布

文字:周小平

编辑:高阳
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版权所有: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

平台支持:人民网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